光子晶體之光學傳輸與量子光學現象
Professor retired, Department of Photonic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交通大學光電系退休教授
Introduction
網頁目錄
Overview 總覽
Research interests 研究興趣與專業:
光子晶體之光學傳輸與量子光學現象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第一章 什麼是攝影(二)
為什麼要照相?
這張阿里山二萬坪車站前眺望群山的照片,白雲阻擋部分陽光在塔山和背景的群山上留下墨綠陰影襯拖著藍天上有人說是「飛天麒麟」的白雲。 照片的目的不僅是對主題的刻畫,而且是對主題的正式對待將帶給觀眾的象徵性和情感聯想的影像。
可能您被攝影所吸引的主要原因是:它似乎是一種快速、方便且看似真實的記錄事物的方式。所有最重要的都在於主題本身,您想客觀地表達正在發生的事是什麼?(一個孩子的第一步或出於刮傷汽車的保險給付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攝影作品被視為證據,身份證明,一種事件的示意圖。相機是您的視覺筆記本。
攝影的另一種屬性是用於操縱或解釋現實的事件,以便利用圖片推動您自己的某些「觀點」,信念或態度。例如在廣告中,您選擇拍攝事件的某些面相,而不是其他面相;例如在政治上有偏見的新聞報導中,攝影是說服和宣傳的有力的媒體。只要有時間,攝影師就可以做出任何選擇,這就是真理。考慮一下家庭相冊,這裡展示了哪些照片是整個家庭生活的全部,還是只有呈現美好的時光?
拍攝照片的另一個原因是關注主題,您想要用一種方法來展示個人自我表達的能力,或探索您自己的想法。像攝影這樣看起來很客觀的東西可以用來表達慾望、身份、種族或性別或隱喻等問題。我們可能都已經看到照片在雲層、陰影或剝落的油漆裡隱含的「其他」事物。
可以通過照片提出引起人們的興趣的問題,使觀看者回頭閱讀影像中的新事物。它的呈現方式可能也與主題一樣重要。攝影師只是將美感作為一種有意識的藝術作品,以美豔的風景表現出來。每個人無論居住在哪裡,都可以輕鬆找到精彩的影像進行拍照。
對於許多人來說,攝影的第一個吸引力是設備本身的誘惑。將適應手和眼睛的所有巧妙的現代技術和精密組件收集到位,並佩戴極具吸引力的相機–-按下快門,只是按下快門!當然,工具至關重要,並且對工具的詳細了解也很重要,但不要僅僅為了測試機器而拍攝照片。您也不能忘記,作為一名攝影師也可以被視為非常光榮的工作。一些最著名的攝影師是拍攝名人的照片並通過協會認可而聞名的。
攝影的另一個吸引人的元素是實際過程,以及卓越的技術和製作的最終作品所帶來的回報。可以根據自己固有的攝影「素質」來判斷和欣賞作品,例如出色的細節、豐富的色調和色彩。攝影為您提供了「吸引眼球」的方法,無需費力畫畫就可以拍攝周圍的物體的影像。相機是一種時光機,可以凍結和保存您選擇的任何人、地或事物。攝影賦予了攝影師力量和目的。
攝影是對照片的視覺結構的簡單享受。設計照片會帶來真正的樂趣,無論主題內容實際上是什麼:線條和幾何形狀、色調的平衡、場景的裁剪和取景。快速改變視點(相機的位置)或選擇不同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
這些只是涵蓋各種活動和利益統稱為「攝影」。產生照片可能主要是基於技術、藝術或交流開始,而興趣很容易發展成另外一個。作為初學者保持開放的心是很有幫助的。為自己提供全面發展的「基礎課程」嘗試學習所有的這些元素,最好是通過練習,也可以通過觀賞其他攝影師的作品。
好的攝影作品通常是通過鏡頭對光的成像。然後以下烈的方式永久記錄下來:數位攝影-- 使用感測器進行電子紀錄、數據儲存和處理,並通過計算機列印輸出。隨著數位攝影變得越來越容易獲得且更便宜和更環保,目前在許多情況下可以簡單快速地使用數位攝影,您不需要了解電子技術即可以使用數位相機拍攝好照片,但是擁有足夠的實踐技能來控制結果並因此充滿信心地工作很重要。下面我將概述數位攝影中遇到的關鍵技術。
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第一章 什麼是攝影(一)
「什麼是攝影?」聽起來像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但事實上攝影對不同的人意味著不同具持久吸引力的事物。攝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人手一支攝影功能強大的多鏡頭手機,隨時隨地可以紀錄身邊發生的有趣、值得回憶或突發的事件。無法想像如果沒有相機拍攝的婚禮、孩子的成長、或度假,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圖片、報紙、雜誌、廣告以及電視和互聯網的靜態和動態影像不斷轟炸著我們,但我們仍然渴望著獲得更多的賞心悅目的影像。
那麼為什麼要拍照呢?照片在我們的生活中對其他形式的表達或交流起了什麼作用?怎麼樣才能讓您創作成功的作品?在本書中,我們將探討這些問題,並理解攝影是主觀思維、創造性想像力、視覺設計、技術技能和實際組織能力的整體結合。
首先,全面了解攝影,您有必要結合您的背景和觀點來思考您的想法。一方面是設備和技術本身,儘管不要太著迷於最新的設備或過早地專注於技術細節;另一方面,您可以採用多種方法來進行圖片製作,以獲得各種結果,包括記錄事件,與特定讀者交流想法,進行自我表達,家庭相冊,提供社交、政治或商業情報的作品。
摘要
- 攝影是一種媒介,是交流時事或小說並表達思想的媒介。它需要不同比例的工藝和藝術能力。
- 如果您想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並放心工作,則必須具備技術知識。知道「怎麼做」後,您便可以專注於「什麼」和「為什麼」(照片的內容和含義)。
- 始終探索新工藝和新設備。發現他們允許您製作什麼樣的影像。
- 攝影記錄的細節非常豐富,過去以其客觀性和真實性而著稱。但是你可以以各種其他方式使用它,從宣傳到「美術」自我表達。
- 拍照需要以下各項的混合:(a)認真遵循例程和工藝技巧,以控制結果,以及(b)關於主題和圖片意圖的創造性決定。
- 照片可因其主題內容、結構、技術品質或含義而被單獨或一起欣賞/批評。公眾曾經看過攝影作為一種悶熱,狹窄的偽藝術,但此後又擴展為生動的職業和創意媒介,隨處可見。
- 構圖的眼光有助於簡化和增強圖片的重點。向其他攝影師的照片學習,但不要讓他們的觀點妨礙您自己對拍攝對象的反應。避免大肆複製自己的風格。
- 成功的程度可能取決於您的圖片完成其預期目的的程度。它可以用技術、財務或純粹藝術來衡量,也可以用它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方式來衡量。在理想的世界中,所有這些方面都融合在一起。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拍攝賞心悅目的照片 Taking pleasing photos
本書《拍攝賞心悅目的照片》涵蓋各種攝影技巧和實踐,它適用於所有年齡層和不具備攝影的理論知識或任何科學背景。本書提供有關數位攝影和簡單的影像處理,適合入門者、學生、手機攝影者、業餘愛好者和專業人士。本書將以超過100張的數位影像告訴您如何結合攝影技能,克服場景的高動態範圍,探索拍攝策略和建立創造性的視覺風格,讓您接連拍攝出色的照片。
目錄 Contents
第一章 什麼是攝影 Chapter 1 What's photography
第二章 光如何成像 Chapter 2 Light forming images
第三章 鏡頭控制影像 Chapter 3 Lens control Images
第四章 認識數位相機 Chapter 4 Knowing digital cameras
第五章 如相機所見 Chapter 5 Seeing as a camera sees
第六章 掌控相機 Chapter 6 Control Camera
第七章 建構賞心悅目的影像 Chapter 7 Composing pleasing photos
第八章 高動態範圍影像 Chapter 8 High dynamic range photography
第九章 特殊主題拍攝策略 Chapter 9 Special photography strategy
第十章 影像編輯 Chapter 10 Image editing
前言
《拍攝賞心悅目的照片》涵蓋了各種攝影技巧和實踐。它適用於所有年齡層,從一開始假設您不具備攝影方面的理論知識或任何科學背景。本書解釋了攝影設備和技術,提供了有關數位攝影和簡單的影像處理,適合入門者、學生、業餘愛好者和專業人士。
「攝影」英文 ”Photography” 的字面翻譯為「用光繪畫」,本質上是一種組合視覺(光)和美術技能(繪畫)的學科。攝影是一個神奇的發明,它創造了3D世界的2D幻覺。為了拍攝成功的照片,您需要結合您的技能以及探索創造性的視覺風格。您從查看攝影的歷史和欣賞其他攝影師的作品開始開發自己的風格。學習攝影技能方面需要時間,應該逐步進行。一旦達到一定水準,您就可以準備創造性地使用這些技能。有趣的照片需要背後的想法以及強烈的視覺內容和技術才能,看著其他攝影師的作品是思考照片創意的極好方法。如果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有信心地實現技術知識對您來說是達到視覺風格的一種手段。
目前,數位相機很容易取得,人手一支照相手機。無論您居住在哪裡,都可以輕鬆找到精彩的場景進行拍照、自拍或拍攝家居生活照,並分享到社群媒體。甚至您居住在城市裡也有室內、後院和附近的公園,也許有一條小溪提供有趣的影像。您也許時常旅遊到海洋、山脈或國家公園附近,國家公園被保留以保有風景名勝。這些每一個的地方都為您提供了攝影的無限可能性。
ㄧ般風景攝影需要購買和攜帶的裝備不多,使用幾個變焦鏡頭和一些其他配件,甚至先進的照相手機擁有多個變焦鏡頭和拍攝功能,您就可以拍得很好。生活照是我們最常拍攝的影像,本書雖然在介紹光的特性--人工照明和自然照明時,會介紹人像攝影的一些技巧,但本書的大部分內容將以自然景觀攝影為主。另外,本書中有關自然景觀攝影雖以數位單反相機為例,但您可以應用於照相手機拍攝照片。
自然景觀攝影的兩個優點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您能夠輕鬆地接近主題,並且易於在受保護且廣為宣傳的公園中尋找壯麗的風景。但是,自然景觀絕非易拍攝。人類也在景觀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人為的干擾物,例如電線、電線桿、圍欄、垃圾和標誌,可能難以掩蓋。即使在最偏遠的地方也有高壓電鋼架和噴氣機的凝結尾跡經常在藍天上劃過,煙霧可能會遮蓋高山和峽谷。
自然景觀往往是巨大的主題,因此自然光線對於獲取最佳影像至關重要。微距和人像攝影師使用反光板、漫射器和補光閃光燈修改光線的策略在遙遠的大山上是行不通的!當最佳光線照亮景觀時,您必須就在那裡。這意味著盡可能在黎明和黃昏拍攝照片,但有時候大白天的光線也適合風景。
有些人認為景觀是靜態的,不會改變,但他們錯了。景觀隨著季節的改變而變化。乾旱或暴雨會極大地改變它們的外觀。景觀隨著照明的改變而迅速變化。通常,奇妙的光線會轉瞬即逝,因此您必須能夠快速且有效地使用相機來捕捉光線,這樣才能在光線消失在雲層、雲霧之後或地平線以下之前完成拍攝。因此,景觀是動態的,總是在改變它的氣氛和心情。
這本書還將著重於介紹如何在現場拍攝最高品質的影像。我很少使用數位暗房(Photoshop和Lightroom),而且已經有很多書籍涵蓋了這些主題和應用。如果您採用精湛的拍攝技術並養成習慣,那麼製作精美的風景照片就容易得多了。整本書中,我都會強調這些拍攝技術,隨著您的實踐這些拍攝技術成為您的習慣,您就可以接連拍攝出色的照片。
但是,我至少會探索一些您可以在電腦上輕鬆完成的影像編輯軟體,這些功能可能會顯著影響您在野外拍攝影像的方式。拍攝一系列重疊的影像,以便以後您可以使用軟體將它們接在一起成為一個令人驚嘆的全景照片,這只是一個重要例子。另一個例子是拍攝高動態範圍(High Dynamic Range, HDR)影像。它可以成功地記錄一個對比度很高的場景。 HDR攝影可以產生真正出色的效果!我們將討論如何拍攝HDR場景,該場景的影像可以通過計算機(或相機自己)組裝成保留原始場景最亮的高光和最暗的陰影的細節和顏色的影像。我將以一整章的篇幅來介紹這一個強大的新技術,您肯定會希望使用和掌握這一個新技術。
實際上我不太用Photoshop影像編輯軟體,因為我都拍攝RAW檔影像,我只用筆記型電腦或相機出版商提供的影像編輯軟體讀取和編輯RAW檔影像,再對這些影像做必要的亮度、對比度、銳利度、和白平衡的調整,所以影像後製不是本書強調的內容。
永遠不要厭倦學習使用相機和鏡頭拍攝更好影像的新方法。購買新相機令人興奮,因此可以探索所有新功能,看它們是否對拍攝更好的影像有用。我會仔細閱讀相機手冊,嘗試每個自定義功能,以弄清楚每個功能的作用,然後仔細考慮它如何幫助我拍攝出精美的影像;以及熟悉相機的快捷鍵和按鈕,以免失去拍攝稍縱即逝的照片。然而,許多自定義功能對於風景攝影而言並沒有多大用處,但其中一些功能至關重要,在本書中將進行詳細介紹。
我的目標始終是拍攝高品質的影像。我希望您閱讀這本書也是想要拍攝高品質的影像,而不是為相機的裝備而苦惱,也不想使用不必要的複雜或不太有效的方法。本書中超過100張影像的每張影像都來自我用數位相機和手機拍攝的原始數位照片。儘管我以前用底片相機拍攝照片,但我認為應該使用數位相機拍攝的影像(而不是掃描照片)來說明有關數位攝影的書。通常,有多種攝影方法可以拍攝出色的效果,我將解釋我的拍攝策略,希望您能嘗試它們。最終,您必須自己決定什麼是最適合您的,以便建立您自己的風格。
這本書與許多攝影書籍不同,因為它的重點是在野外拍攝出色影像的過程。我專注於完善拍攝技術和制定應對天氣和光照的策略。我強調要徹底研究各種主題,例如秋天的顏色、瀑布和雪景。我花了大量時間在介紹有效使用相機和裝備,完美的曝光,製作清晰的影像以及創造令人愉悅的構圖上。所以我只簡單介紹鏡頭如何聚焦光線成像,讓您暸解從鏡頭觀看的世界與我們的真實世界有何不同。但是,我不會在數位暗房上花費很多篇幅,我也不會介紹不同成像感測器的優缺點或相機的內部工作原理。
本書適合那些想要學習高效、輕鬆、快速地拍攝出令人驚豔的照片的人。我強調對於實現該目標至關重要的因素。期望您可以拍攝自己特殊風格的影像,並與他人分享精美的圖片!
謝文峰 博士
退休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
耶魯大學應用物理學博士
-
攝影是 透過鏡頭(透鏡) 將遠處的物體,形成縮小的像記錄在底片或光感測器上。光學上定義像距(Si)與物距(So)的比值為像的放大倍率,M=Si/So;反之, 放大倍率的倒數, 1/M= So/Si=R,稱為縮小倍率。所以 縮小倍率越大,影像越大。 在固定光圈F數之下,一般人都...
-
攝影想要有長景深,一般人直接會想到小光圈(大f數),或許加上短焦鏡。然而在一個特定光圈和焦距的設定下,我們都可以找到一個對焦距離(物距),使得後景深無窮長,而前景深等於二分之一的這個物距。換句話說就是,將相機對焦在這個「超對焦距(hyperfocus)」時,從二分之一的超對焦距...
-
退休+手機真好! 紅花韭蘭 , 葉子扁平(蔥蘭葉子圓且中空),又名風雨蘭,種在破鋁盆擺在家前陽台已超過20年。平常澆澆水,少施肥。偶而出遠門,沒人照顧,回來還健在。20幾年來,不太注意何時開花,完全忽視她的存在。昨天看到枯萎-ing的紅花,心血來潮,讓她做個主角。以手機拍照下...